健康養生一直是熱度不減的話題,與健康相關的醫療器械近期也比較受歡迎,現階段,醫療健康政策頻出,康復型的醫療設備行業發展很快,鄭州市樂康醫療器械有限公司認為,康復型醫療設備應該集中健康資源,康復型醫療設備開啟新陣勢。
康復器械經過多年的發展,細分領域比較多,比如理療、心肺等,在各個細分領域出現了一批龍頭企業,但市場集中度還非常低。康復器械的研發、上市、推廣的過程都需要較高的經濟投入和較長的時間。
(1)我國的康復床位缺口巨大。近年來我國康復床位數量快速增加,已由2007年的5.45萬張增加到2014年的13.88萬張,在7年間增加了8.43萬張,年復合增長率14.29%,但病床數量仍然不能滿足需求。《關于加強北京市康復醫療服務體系建設的指導意見》中提出到2020年實現每千常住人口0.5張康復護理床位,按照這個標準推算到全國,我國目前仍有將近60萬的康復病床的缺口。
(2)綜合醫院康復科建設不足。很多康復科是神經內科所開設的一個理療室。因為康復科是后來者,很多醫院沒有新的空間。我國設置康復科的綜合醫院約為3500家,僅占綜合醫院總數的25%左右,這與規定的標準差了很多。我國康復醫院數量在2010年前增速緩慢,在2010年后增速加快,2014年僅有396家,很多這樣的醫院都是由于經營不善而選擇了轉型,相對國內巨大需求來說,康復醫院數量仍較少。
(3)社區康復科建設不足。習主席提出的“人人享受康復“的目標要由社區服務來實現。美國康復服務做到了到家服務。康復分為三個層面,醫院服務,社區服務及上門服務。目前我國社區醫院中開展的康復科不足一半,有研究報道,56%的社區醫院沒有設立康復科。另外,我國康復的地區分配非常不均勻,比如2014年達11859張,而西藏康復床位僅為8張。
(4)康復行業醫務人員短缺。2013年,我國人均康復醫師數量為0.39人/10萬人口,美國則為2.79人/10萬人口,每張護理床位0.15名醫師,按照這個標準計算,我國目前還缺少10萬名左右的康復醫師。康復科是一個團隊治療,還包括了護士及康復治療師。我國康復治療師的缺口更大,我國現階段康復治療師缺口達18.53萬人,如果參照國際平均水準,結合我國家庭和社區康復的巨大需求,康復治療師的需求至少為30萬人。
(5)康復行業服務能力不足。有一項在上海進行的調查,發現極少醫院的康復科治療項目開展率達94.12%,大部分康復科都是非常小的,沒有病房,只有門診,開展項目不足5%。只有一康和陽光醫院屬于全面的康復醫院。如果國家康復科標準制定下來,這部分缺口將會很大。而且不同項目的開展率存在差距,服務項目相對集中而單一。然而言語功能、認知力功能等對病人來說都是非常重要的,但是現在由于條件的局限都集中到最簡單的功能性訓練,即使是醫院服務能力較強的一個上海都存在這種情況,其他二三線城市就更加不好了。所以從整體現狀來說,目前的康復發展和市場需求是遠遠不匹配的,因此未來的前景十分巨大。
集中健康資源,康復型醫療設備開啟新陣勢。康復進入的壁壘比較低。康復設備比較便宜,也就幾塊錢、幾十塊錢、幾千塊錢,單位投入金額低。康復醫院盈利能力強大對資本吸引大。康復的盈利能力對資金吸引比較大,因為它投入比較少,并且三年內就可以達到虧盈平衡。康復醫院的盈利能力比普通醫院高,個別康復醫院盈利能達到10%,甚至更高。現在為什么很多資金要做康復科,原因就是這個領域投資少,回收成本快,效益也比較好。
(1)公立康復醫院擴張建設。比如重慶市康復醫院有1000張床位,山東齊魯醫院康復科有500張床位,許多三級和二級醫院都在籌建康復醫院。
(2)二級和社區醫院轉型為康復醫院。另外還有很多二級醫院,包括一級醫院為了發展轉型變成了康復醫院,就像上海市的一康、二康、三康、四康,現在已經到了六康,都是其他醫院轉型過來的。
(3)社會資本紛紛布局建設新的康復醫院。資本也不斷的在進入康復領域,很多大企業都開始做康復,比如北大醫療,聯合紅杉資本開始做康復治療領域,投了1個多億,做北大康復醫院;萬科在廣州建立了萬科康復醫院,泰康人壽在北京昌平投資了泰康燕園康復醫院。上市公司比如湖南發展、澳洋科技、和佳股份等通過與衛生系統合作的方式,都合資建設了新的康復醫院。
(4)產業資本投資康復器械加速。康復醫院發展比較多了,最先受益就是醫療器械領域。因為建立康復醫院就得買一批康復器械。現在進入康復領域的公司跟以前不一樣,進入的都是一些小公司,現在有很多上市公司。自2015年以來,已經有5家上市公司投資康復器械行業,包括東富龍參股的諾誠股份,誠益通收購的廣州龍之杰、金明精機與清華大學合作康復機器人、共進股份已經研發了互聯網+可穿戴醫療器械產品、美的也在全面布局康復產業等。
康復器械經過多年的發展,細分領域比較多,比如理療、心肺等,在各個細分領域出現了一批龍頭企業,但市場集中度還非常低。康復器械的研發、上市、推廣的過程都需要較高的經濟投入和較長的時間。比如研發產品基本需要一年,臨床試驗在醫院一做就是一年,另外注冊還需要半年,這樣兩年半的時間投入之后才有可能看到收益。早期進入到這個行業的企業是很占優勢的,因為早期的時候國家對注冊證沒有要求,也不需要臨床試驗,所以早期進入的這些企業僅僅一大堆證書就很值錢了。
政策是影響康復產業的最主要因素,政策制定出來以后,它的執行力度也直接影響整個康復行業的發展。目前來說從習總書記和李克強總理去年這兩個講話來看,政策方面還是比較好的。這是首次國家政府來強調健康醫保的問題。
(1)醫保政策是否進一步開放。去年以前醫保在康復方面的報銷項目有九個,去年增加到了20個。所以說這方面政策的口子也是不斷的在打開。此外北京正在試點,假如設備產生的收益太低,無法收回成本,可以申請提高該設備的收入收費。
(2)衛計委是否按要求二級和二級以上醫院必須建設康復科。是不是該檢查一下這項要求有沒有達標。另外,社區醫院康復科也應該是必須的。如果沒有康復科的話,那“人人享有康復”就難實現。相對全國其他地區,上海的社區康復發展是比較好的。
(3)康復醫療體系建設是否穩步推進。在康復醫療的建設方面如果僅僅三級醫院醫療水平高,二級及以下醫療水平低,那么康復治療也很難發展起來。所以現在必須把這個體系建立起來,然后把三級醫院的技術往下游推進。如果社區醫院就可以解決的話,病人就沒有必要去市級省級醫院。畢竟醫保的報銷在社區比例是最高的。
(4)國家貧困縣是否給予優惠和補貼。國家對貧困地區是不是要給予優惠的政策和資金的一個補助,因為這些地方確實經濟條件很差,沒有能力能力去支付的話,所以國家是否會出一些輔助的政策?我們認為這個未來可能會出現。
(5)民資辦醫的申請流程是否得到簡化。國家能否減少民資辦醫的申報流程和周期。目前民資辦醫的申請周期特別長,包括安全性等等各種設施方面的審批非常復雜。有些醫院建成了,但是醫保一直沒法批下來,這種情況下醫院的虧損會非常大。所以未來也要看國家能夠將流程簡化,周期縮短,使更多的人進入醫療康復的領域來補充國家投入的不足。
康復器械產業發展超預期。康復器械產業近年來增速25%~30%,比預期18%高很多。康復器械產業向“以質取勝”方向發展。康復器材單體價格低,體量需求旺盛,設計的部門比較多。未來康復器材向“以質取勝”發展。目前國內康復產業的器械主要是以復制國外的相關產業為主題,將來會慢慢的有國內自主的品牌,會以自主研發、提高品質來提高企業的競爭力。
因為康復行業的參與者逐漸增加,必須要靠品質取勝增加競爭實力。醫院、大學、企業共同創建“產學研醫”合作模式,加速康復醫療器械的創新能力。上海也是最早建設“產學研醫”模式的地區,所謂“產學研醫”即把醫學研究者的想法,通過課題、科學研究的形式轉化成產品,這些產品最終服務于臨床。這會加速康復器械產業的創新能力。未來國內的康復器械企業就不單單是復制國外的產品,而是擁有自己的創新能力。醫改加速行業發展。醫改解放醫療固有體制,促使康復人才走出體制棄醫從商,加速康復醫療器械專業規劃與發展。
家用醫療保健器械產品實際上是一種普及化的小型醫療保健器械,它運用電、熱、力、磁、光等物理因子作用于機體,采用牽引、按摩、推拿、熱療、電療、電子針灸、電子刮痧、超長電磁波療法等方法,通過刺激神經和內分泌系統,改善血液循環,調節機體功能,提高人體免疫力,達到醫療、保健、康復的目的,具有一定預防、診斷、保健、治療、輔助治療、康復等作用,適合于老百姓居家使用、操作方便簡單、安全可控,老百姓平時所理解的“保健器械”基本屬此范疇。
隨著中國經濟的發展和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中國居民越來越注重自身和家人的身體健康。中國老齡化促進醫療保健器械行業發展。中國家用醫療保健行業的市場規模有望超過美國和日本。隨著經濟的發展和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人們健康意識的加強,醫療器械行業集中健康資源,康復型醫療設備開啟新陣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