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科技的醫療器械使我們的生活更加的方便,快捷,越來越多的智能化產品進入生活,智能化的醫療器械受到追捧不僅僅是因為高科技吸引,更多的是有他的實用性和價值性。國產醫療器械發展至今,高科技含量的醫療器械前景廣闊。
在人口增加、老齡化等因素的促進下,我國的醫療器械工業總產值近年來保持了10%以上的高速增長,高科技含量的醫療器械前景廣闊,但外資、合資企業仍是行業龍頭。國家對醫療器械行業的管理一方面體現為嚴格的監管,另一方面也對一些國內急需的醫療設備進行優先發展。
由于醫療器械的特殊性,大部分醫療器械的使用直接關系到人民的生命安全。國家藥監局(SDA)對醫療器械的監管十分嚴格。醫療器械根據對人類生命安全的影響程度被分為三級管理,三類醫療器械的生產注冊必須由相應的市、省、中央三級藥監部門審核批準。嚴格的監管使這一行業的門檻較高,其他行業的企業想進入的難度較大。
由于國內醫療器械行業的相對薄弱,國家對醫療器械的發展也非常重視。 2001年下半年公布的《醫藥科學技術政策》明確指出,當前醫療器械的重點是發展國內急需的醫療器械,特別是安全、可靠、經濟、高效且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新型醫療器械、關鍵部件及一次性耗材。具體而言,集中體現在醫學影像設備、醫用傳感器、家用醫療保健系統、人體組織替代物等方面的發展。在這些方面無論是市場開發,還是產品開發都還有很大的空間,在國家政策的支持下,相關的企業有望獲得高速的發展。
雖然國內醫療器械市場在不斷擴大,但國內醫療器械生產企業的競爭能力始終令人擔憂。在國內醫療器械行業銷售收入排名前10位的企業中,外資、合資企業就有7家,前50名企業中,合資、外資企業的銷售收入和利潤總額都在50%以上,遠遠高于化學藥、中藥等行業的對應比例,外資和合資企業成了國內醫療器械行業的主力軍。
從統計數據可以看出,我國衛生材料和按摩器具等產品貿易呈現大幅的順差,而以大型醫療儀器設備為主的機電類產品則呈現較大的逆差。這表明我國在以醫用敷料、紗布等為主的衛生材料類產品上具有相當強的國際競爭力。而大型醫療儀器的競爭力則較弱。
但值得慶幸的是,在部分相對成熟的醫療儀器設備上,東軟等企業生產的產品已經開始打開國際市場,其中較為突出的是2001年X射線斷層檢查儀出口4,589萬美元,同比增長19.33%;核磁共振成像裝置出口691.6萬美元,而2000年僅出口3.4萬美元;B型超聲波診斷儀出口702.5萬美元,同比分別增長 199.5%。與進口產品相比,國產的大型醫療設備價格優勢明顯,從而使得出口增長較快。2002年1~7月,核磁共振成像裝置的出口數量更是達到63臺,幾乎是上年全年的兩倍,而B超則達到1,116臺,較上年同期也有很大幅度的增長,這說明我國的大型醫療設備在國際上的競爭力正在逐步增強。
從WTO的有關條款來看,中美談判涉及醫療器械行業的內容主要有:2000年~2003年醫療器械平均關稅由11%降到5%~6%;從非關稅條款來看,加入世貿時即取消進口許可證、進口配額對大型醫療器械的限制,包括B型超聲波診斷儀、彩色超聲波診斷儀、各種診斷、治療射線類產品、牙科設備等,均實行進口招標制度。2003年年初我國即取消原有大型醫療設備進口的審批權,由醫院自行決定。應該說這些條款更有利于國外的產品進入我國。但另一方面加入 WTO也有利于國內優勢產品的出口。即使是在一度為國外產品所壟斷的大型醫療設備,國內企業也逐步開始打破堅冰,如沈陽東軟的CT產品在國內普通CT機市場上,其市場占有率已迅速超過50%,成為國內市場占有量最大的CT品牌,深圳安科在MRI方面的發展也十分迅速,目前國內每4臺MRI就有一臺是深圳安科制造的,從2002年上半年進出口的情況來看,MRI的出口增幅巨大,加入WTO對我國大型醫療設備企業的沖擊并不像想象的那么大。
綜合而言,雖然與世界巨頭相比,國內的醫療器械生產企業還十分弱小,技術開發能力也十分薄弱,但在衛生材料方面國內企業具有成本優勢,加入WTO十分有利于這些企業產品的出口。另一方面外資企業壟斷國內大型醫療設備市場的狀況也正在逐步改變,在一些相對成熟的產品上,國內企業正在逐步顯露頭角。
近20年來,世界醫療器械行業的增長十分迅速。根據美國醫療衛生工業制造商協會(HIMA)的有關報道,2000年全球醫療器械的銷售市場共1,970億美元,且有望保持每年6%~7%的增長速度,到2006年全球醫療器械銷售額將達到2,600億美元左右。
我國醫療器械行業經過30多年發展,已經有了相當的規模,并且一直保持較快的增長速度。目前國內注冊的醫療器械生產企業已有5,760多家,其中專營企業約3,000家,達到一定規模的有460多家,職工總數14.6萬人,可生產47大門類、3,500多個品種、12,000余種規格的醫療器械產品。上個世紀90年代以來我國的醫療器械工業總產值一直保持快速增長,在此期間全國醫療器械工業總產值和市場銷售額增長率一直保持在12%~15%的水平。根據經貿委對500家左右獨立核算的醫療器械生產企業和200家左右的衛生材料生產企業的統計,近3年醫療器械以不變價計算的工業總產值年均增長速度在10%以上,而利潤總額的年均增長速度高達50%以上,醫療器械行業“十五”規劃預測,到2010年我國醫療器械行業總產值將達1,000億。
醫療器械行業是一個多學科交叉、知識密集、資金密集的高技術產業,涉及到醫藥、機械、電子、塑料等多個行業,介入門檻較高。醫療器械產品的差異性大,因而種類也非常繁多,在行業統計上一般分為手術器械制造業、醫療儀器設備制造業、診斷用品制造業、醫用材料和醫療用品制造及假肢、矯形器制造業五個子行業。
不同的子行業,其技術水平、盈利能力都不盡相同,以CT、MRI、B超和伽瑪相機等為代表的醫療儀器、設備制造業的毛利率在30%以上,屬于醫療器械行業的高端產品。由于醫療儀器、設備的制造科技含量高,生產工藝相對復雜,這類產品對研發能力要求較高,這一市場目前大多為進口產品或合資企業的產品所占領,國內廠商只有東軟等少數企業有能力生產。
醫用材料和醫療用品制造業中以衛生材料產品所占比例較高,此類產品多為耗材,市場容量較大。衛生材料在我國的生產成本較低,在國際市場有較強的競爭力,目前國內醫療器械出口最多的品種就是藥棉、紗布和繃帶等衛生材料產品。手術器械多為機械產品,相對于醫療儀器和設備,其毛利率較低,診斷用品多為化學試劑,產品毛利率也較低,只有通過擴大規模,降低成本才能獲得較好的收益。
值得注意的是即使是在行業整體毛利率較低的子行業也會不斷有技術含量較高的產品出現,例如近年出現的生物芯片等新型診斷用品大大豐富了現有的診斷用品的概念,今后體外診斷試劑也將作為醫療器械管理,新產品的加入將使得這些子行業的產品層次更加豐富,并從中孕育出一些具有較強盈利能力的企業。
從醫療器械和藥品的銷售比例來看,國內醫療器械工業銷售收入與醫藥制造業銷售收入之比僅為1:10,即使考慮到統計口徑不同和進口醫療器械較多的因素,這一比例也不會超過1:5,而國際上兩者的銷售比例為1:1.9,隨著國內外的不斷接軌,醫療器械市場發展的余地很大。
一方面國內對醫療器械的需求不斷促進醫療器械行業快速發展,另一方面科學技術的進步也正在為醫療器械行業創造著新的市場空間。目前醫療器械的研究開發在兩個方面有望取得突破性進展,其中之一為微型化的醫療器械,其二為人體植入機械及人體組織代用品。在微型化的醫療器械中,以微型可進入人體的診斷設備前景最為誘人。根據有關報道,日本政府從2002年度起實施“納米醫療器械開發計劃”,并有望開發出直徑在1毫米以下的微型內窺鏡。這種微型內窺鏡可以深入到僅有數毫米粗的最細支氣管處,對病情進行精密觀察,并能夠高效地把藥物送到病灶細胞的投藥系統等。微型醫療器械的應用將使人們僅僅在微創甚至沒有創傷的情況下,在微觀層面更加清楚地了解人體組織的變化,使得一些疾病在早期就被方便地診斷。人體植入器械和組織代用品今后更是具有廣闊的發展前景,目前可吸收夾板螺釘等已經逐步在手術中得到應用,今后隨著組織工程的發展,各種人體器官代用品也會逐步出現。與自體移植和異體移植相比,利用人體組織細胞培養的器官代用品可以克服單一器官無法自體移植、異體排斥等不利因素,將來由此產生的巨大市場不可小視。
不過,雖然技術的發展將帶來巨大的市場,但其產業化也還存在許多不確定因素。從近期來看,結合目前國內的行業現狀,鄭州市樂康醫療器械有限公司認為以下幾類產品可能成為今后幾年內市場的熱點:自毀型一次性注射器等一次性醫療器械;技術含量較高的治療型醫療器械;高檔病人監護設施;針對專門科室用的醫療設備;包括減肥器械在內的家用醫療保健器械。高科技含量的醫療器械前景廣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