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濟“新常態”下,經濟結構不斷優化升級,一個重要表現是出口產品的優化升級,由以前低技術含量、低金屬含量的輕紡產品,逐步轉化為高技術含量、高金屬含量的機電產品。據有關資料,1978年我國機電產品出口僅占出口總額的6.8%,1990年機電產品出口比重上升到17.9%。到2013年,中國機電產品出口已經達到1.26萬億美元,占據全部出口比重的57%,連續5年保持全球第一大機電產品出口國地位。金屬含量更高的機電產品出口,厚壁鋼管現貨意味著大量的厚壁鋼管現貨間接出口。
從發展趨勢來看,隨著技術創新成為國家經濟發展戰略,各級政府積極扶持,物美價廉的強勢競爭能力,以及許多國家的旺盛需求,今后具有中國自主知識產權的高新技術機電產品,如高鐵、核電、成套機械裝備、電子信息等產品出口,會有一個跳躍式增長。2013年,中國政府提出共同建設“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倡議,即“一帶一路”經濟發展戰略思想,其中與中國鄰國的鐵路、公路、港口等基礎設施項目將優先部署,并在建設資金方面予以大力支持。所有這些勢必成為今后中國機電產品出口的強大推動力。
隨著機電產品出口數量的不斷增加,由此帶動的厚壁鋼管現貨間接出口量亦不斷增加。按照2014年中國機電產品出口額1.3萬億美元測算,假設其中5%,即700億美元為厚壁鋼管現貨購買款項,折算間接出口厚壁鋼管現貨量2014年前三季度平均出口噸價為783美元接近9000萬噸。2015年中國機電產品出口繼續增長,帶動中國厚壁鋼管現貨間接出口進一步增多,折算粗鋼將達到1億噸。
另一方面,由于中國厚壁鋼管現貨的比較成本優勢、價格優勢、產能優勢的繼續存在和長期存在,中國厚壁鋼管現貨的直接出口亦會保持一個巨大數量規模。據海關統計,2014年1—10月份累計,全國出口厚壁鋼管現貨7389萬噸,同比增長42.2%,預計全年厚壁鋼管現貨直接出口量達到9000萬噸,2015年厚壁鋼管現貨出口量將超過9000萬噸,折算粗鋼也在1億噸左右。上述直接出口與間接出口兩項相加,2015年中國粗鋼(厚壁鋼管現貨折算)出口總量達2億噸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