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的
厚壁鋼管進入‘買方市場’,產能過剩,供給過剩,鋼價易跌難漲,靠低吸高拋,賺差價的傳統模式已經不行了,鋼貿商改變經營模式是大勢所趨。” 山東聊城市天祥鋼管有限公司接受記者采訪時如是說。
山東聊城市天祥鋼管有限公司介紹今年熱卷市場運行態勢。他說從2013年2月1日起來,上海市場上的熱卷市場價格就往下跌,一直跌到6月26日,持續了4、5個月,從最高時的4250元/噸,跌到最低時的3380元/噸,下跌870元/噸。而到8月中旬才陸續止跌反彈,回升到3660噸,才反彈280元/噸,但到10月底又一度回落到3320元/噸。進入12月份,熱卷市場價格維持在3450元/噸左右,從今年熱卷市場走勢可以看出,價格下跌的時間長,上漲時間短,“難漲易跌”是時下
厚壁鋼管市場的一個明顯特點。
“現在的
厚壁鋼管市場已經不是從前了,那時候資源緊缺,只要搞到厚壁鋼管,總是可以賺錢。可如今,價格持續下跌,有時候手里的資源越多,越是虧損,過去的那種‘低價賣進,高價買出’的銷售模式越來越不中用了,必然根據新的市場環境,改變自己的經營方式。”李忠雙說:從目前國內厚壁鋼管市場發展的趨勢來看,供給過剩,大于需求的態勢不可能根本性改變;如今的厚壁鋼管市場價格透明度很高,信息傳播速度很快;況且訂貨價常常高于銷售價,價格的“倒掛”,讓貿易商無利可圖,甚至虧本經營。
鋼貿企業只有轉型升級,不斷進行經營理念和銷售模式的創新,才能生存發展。現在一些鋼貿公司轉型到其它產業,他的一個同行轉行開發釀酒業,在重慶、四川那里投資,做酒的生意了。
“如果還是堅守陣地,做厚壁鋼管貿易,就必須改變經營模式。”李忠雙說他們公司一直探索新的經營模式,與下游終端用戶,同銀行以及上游的鋼廠溝通,想通過上下游和銀行三方,建立“配送+服務+融資”的經營模式,開拓終端市場。
開拓終端市場,通過對厚壁鋼管的剪切、加工,向下游用鋼的制造企業提供半成品產品,為其客戶實現增值服務,同時提高厚壁鋼管的附加值,實現自身的經濟效益。